“自爱,并不来自于别人的给予,而是依靠自发的努力。”
在常识中,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。可为什么还有人会主动迎向痛苦,甚至以此为乐呢?生活中这样的事也常有发生。有的人会深爱着情绪上让自己持续痛苦的人,也有人会反复地陷入自我伤害。
那么,为什么有的人会在情绪上虐待别人?又是为什么人们不离开让自己痛苦的人?
今天,我们就想和大家聊一聊亲密关系中的爱情斯德哥尔摩。
什么是斯德哥尔摩情结?
斯德哥尔摩综合征,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。
这个名称起源于1973年发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的一起真实事件。
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,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。
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,从集中营的囚犯、战俘、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,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。
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,而这个情感造成被害者对加害者产生好感、依赖心、甚至协助加害人。
这种特殊的情结被称作“斯德哥尔摩综合症”。
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场景是极端的绑架人质事件,涉及到真正的生与死。
不过,在日常生活中,类似的斯德哥尔摩情结也不鲜见。
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,施受虐可能不一定涉及到生与死那么极端的程度。
但这种“斯德哥尔摩情结”仍旧存在,即受虐方在受到明显伤害和虐待的情况下,依然离不开施虐方。
我们暂且称呼这种情况为“爱情斯德哥尔摩”。
在一段被爱情斯德哥尔摩影响的亲密关系中,受虐方往往会感受和经历以下特征:
常常会体验到突如其来的威胁和攻击;
被“幼龄化”,自己价值高低和行动的可否由施虐方的评价体系来决定;
接受和感激施虐方偶然的“小善意”。
从本质上来说,斯德哥尔摩是一种“施受虐关系”。
什么是受虐倾向,什么是施虐倾向?
受虐倾向指的是一个人为了感到“愉悦”,主动地去追求痛苦。
受虐方总会自我贬低,认为自己除了“依赖”别人就别无选择,或者是不能做出其他的选择。
因此受虐者会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强大的人,让对方主宰自己的生活。斯德哥尔摩出现的核心前提,就在于受虐方对于施虐方的“依赖”。
在这种“臣服”的体验中,受虐者会感到快乐。
这种“臣服”有多种形式。
有的受虐者只偏向于在性行为中受虐,以此获得性快感。
但也有人只倾向于精神受虐,获得精神上的快乐。
与“受虐倾向”相对的,是“施虐倾向”。
施虐倾向指的是一个人通过给别人施加痛苦,来获得“愉悦”。
施虐倾向细化为“统治型施虐”和“折磨型施虐”。
“统治型施虐”,即利用自己的权力来主宰他人。剥削他人的心理和实际资源。而“折磨型施虐“指的是对别人施加折磨,或者观赏别人被折磨。
施虐者往往会同时展现这两种施虐倾向,既想利用他人,又会因为他人的痛苦感到愉悦。
施虐与受虐有哪些共同点?
从很多个方面来看,施虐和受虐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象。
但实际上它们有着最基本的共同点——施虐者和受虐者都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性。
他们在关系中都丧失了一定的自由和独立,彼此依赖和相互需要。
受虐者依赖着施虐者“主宰”自己,将自己完全放置于施虐者的评价体系中。
从此,自己生活的快乐与痛苦、人生的目标与意义都由施虐者来定义和决定。
这种依赖使得受虐者完全依附于施虐者生活,以至于失去了施虐者他们将感到无所适从。
因此,受虐者的生活目标将很大程度上变成如何留住施虐者。
在这种心理下,他们甚至会下意识地操纵施虐者,好让对方继续为自己承担一切责任。
另一方面,看似“主宰一切”的施虐者也同样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。
从表面上来看,施虐者十分强大,主宰受虐者的一切。
但他们其实也高度依附于受虐者。
施虐者们需要受虐者来证明自己的地位和力量,他们也需要从施虐者上获得愉悦的感觉。
不过大多数情况下,施虐者们并不能有意识的感受到自己对于受虐者的依赖。
只有在两人的关系濒临断裂时,施虐者们才开始感受到“被掠夺一般”的惊慌。
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对于施虐者的依赖,所以拼命挽留对方。
常见的情况就是,施虐方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虐待、恐吓对方;但一旦受虐方真的再也承受不了想要离开时,施虐方反而会立刻表现出“反思”的态度来苦苦挽留。
BDSM与施受虐的区别
有人会戏称“施-受虐”这样的关系是“虐恋”。
但事实上,这样的关系只是一种“共生性结合”,或也可以说是“依赖共生关系。
施虐方和受虐方只是生活在一起,相互需要、彼此依赖。
这种“共生”关系和爱的关系不同。
首先,在爱的关系中双方会真心关注对方的需求。
从而帮助对方实现真正的自我。
其次,在爱的关系中,双方都保持了个人的完整性。
双方是以基本完整独立的人格去相处的。
不过,爱的关系中可能存在一些施虐和受虐的元素。
比如说在BDSM关系中,施受虐作为一种追求愉悦的方式。
但这依然是在双方是安全、平等和自愿的情况下发生的。
所以,BDSM与施受虐关系的核心区别在于:是否有“爱”作为关系中的基石。